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中西医诊断术语的差异性比较研究*(3)

来源: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0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4.1 理论基础不同 理论基础是学科形成的根本,体现了学科发展的基本特点。中医诊断术语源于中医学,其理论体系是以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

4.1 理论基础不同 理论基础是学科形成的根本,体现了学科发展的基本特点。中医诊断术语源于中医学,其理论体系是以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思辨模式,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和精气血津液神等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医学理论体系[9]。中医诊断是通过四诊(望、闻、问、切)探查人体气血、津液与五脏六腑的功能状态,遵循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的思想研究人体与疾病的关系。所以中医诊断术语来源于四诊信息采集的全过程和辨证论治的归纳总结,其基本特征既包含结构与功能的统一,又具有疾病发展的动态性。如中医对于骨痿的定义“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根据四诊探查和辨证论治,具体又分为肾虚精亏、正虚邪侵、先天不足等证型,体现了中医诊病的整体、动态、个性化[10]。

西医诊断是以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为理论基础,通过问诊、检体诊断、实验诊断技术及各种器械检査,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与综合,作出与某一疾病理论相符的推断。因此,西医诊断术语是以西医诊断学理论和物理生化实验技术为基础,内容不仅包括直观感受获取的信息,也包括借助于科学仪器和实验检测获取的信息,强调精准、规范、科学的语言表述,讲求用具体数值表明患者的身体状态。如西医对骨质疏松症的定义来源于生理病理学及解剖学的观察下,发现此类疾病的基本特点是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临床上辅助骨密度检查,可以确诊此类疾病。

4.2 思维方式各异 思维方式是思考问题的根本方法,决定了学科发展的方向。中医思维以整体观念为核心,运用朴素唯物主义哲学的思辨体系并借助援物比类、取类比象的方式,体现了整体、动态、个性化地看待生命健康与疾病。中医诊断思维是中医思维在诊断疾病上具体应用,而中医诊断术语则来源于具体应用四诊和辨证这两个连续的诊病过程。中医诊断术语的思维方式来自整体观念的指导,体现在有机整体、天人合一、时空统一3个方面[11]。此外,其“同病异证”与“异病同证”的思维也考虑到了其他(如体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呈现出疾病动态变化的全过程。如中医对于症、证、病等术语的定义,就是基于整体观念,体现了从多维度对疾病现象与本质的认识。其中症是症状的简称,是四诊所收集到的病情资料,主要包括症状和体征;证是对疾病过程中所处一定(当前)阶段的病位、病性等病理性概括;病是对该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做的概括总结与抽象[3]。

西医思维方式主要是生物医学模式,所以西医诊断术语倾向于描述疾病的局部细节,把人体不同的器官、组织看成不同的研究对象。诊断术语多围绕基本检查方法(视、触、叩、听)、化学诊断和其他辅助检查,如抽血化验、X线、B超、内镜、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同时,基于系统还原论和解剖分割法,西医诊断的部分术语来自以科学实验揭示和检验的病因病理,按照疾病分类的体系一定规则进行定义。例如今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其定义就体现了这一特点:取名定义为新发现的一种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类似肺炎表现的疾病。因此,西医诊断术语在做疾病定义时,多是按生理病理特点或是解剖系统分类,每一系统又分若干病种,每一病种又分若干型,且其分类研究仍在不断分化与综合之中,其结构有着较严密的规定[4]。

5 小结

诊断术语作为医学发展传播的载体,其存在的差异性会影响中西医学者的临床诊疗和科学研究,带来交流和传播上的诸多不便。随着医学大健康时代的到来,医学与计算机、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相结合,不断推进中西医学快速向前发展。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与医学术语的相关研究,使中西医诊断术语的规范化、标准化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和急迫。通过研究中西医诊断术语差异性比较,从理论基础和思维方式追本溯源,阐释中西医诊断术语差异性及其形成原因,从而为今后诊断术语的规范化、标准化提供帮助,为中西医诊断术语链接以及与现代科技结合创造条件。

[1] 张志强,王永炎,王志国.论中医名词术语规范标准技术路线[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16(5):353, Z Q,WANG Y Y,WANG Z G.On the standard technical route of Chinese medicine terminology[J].C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0,16(5):353,357.

文章来源:《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网址: http://www.syzxyjhlc.cn/qikandaodu/2021/0201/544.html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
下一篇:脑卒中后失眠中西医病因机制初探*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投稿 |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编辑部|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版面费 |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论文发表 |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