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规范使用手机为语文学习助力(2)

来源: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二) 下载软件勤阅读、提高阅读水平 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学生阅读水平,不少手机软件开发者开发了许多适合学生阅读的优质软件,如悦读家园、

(二) 下载软件勤阅读、提高阅读水平

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学生阅读水平,不少手机软件开发者开发了许多适合学生阅读的优质软件,如悦读家园、小学生阅读世界HD、广州智慧阅读平台等,这些软件可以说是一个个大型图书馆,能适时推荐学生喜欢的课外读物,而且能随时记录学生的阅读情况和阅读记录,并针对儿童身心健康,通过字体、颜色、亮度、阅读时间等多种举措保护孩子视力、身体等健康需要。作为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下载好的阅读软件,定期定时推荐优质书籍,注重教给学生手机读书方法,学会下载、摘录好的句子、段落,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点评,把点评的内容发班级微信阅读群,使课内阅读和课外手机阅读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同时我及时检查孩子阅读情况,定期点评,鼓励学生积极开展有效的阅读活动。此外,为了使阅读兴趣得到强化,我们注意给学生以展示阅读成果的机会,我们举办个人微信经典书评、评选我喜欢的书美篇、评选“手机读书能手”等活动,从而达到学生不再喜欢手机游戏,喜欢手机阅读,开阔视野,提高阅读水平的目的。

总之,手机是现代科技成果,单单禁止学生使用手机是不科学的,我们要引导学生了解手机的利与弊,科学规范使用手机,了解手机的学习功能,强化手机实用功能,运用手机学语文,勤练习,让手机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助手,做出应有的贡献。

郝允龙,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大屯镇大屯小学。

现在社会已经进入“手机”时代,“低头族”遍地皆是,更可气的是部分家长、孩子已经到了痴迷手机离不开手机的地步,如果一味禁止学生玩手机,或许适得其反,造成矛盾更大,因而“堵不如疏”,如何改变孩子对手机的痴迷,让手机成为语文学习的助手,最近我结合教学实践,做了以下尝试。一、 认识手机的利与弊,规范使用手机随伴着现代科技和手机智能发展,成瘾性手机游戏、邪恶动漫、淫秽小说等问题不断出现,造成不少学生痴迷手机,沉迷游戏、讨厌上学、走上违法犯罪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作为教师,不能简单禁止,杜绝学生使用手机,一定要正确引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手机,让手机会成为教育孩子的有益补充。首先,我们要积极和家长沟通,了解使用手机的利与弊,注意在使用手机上给学生做个榜样,尽量不要在孩子面看玩手机。然后和家长配合共同教育孩子,让学生明白千万不可迷恋手机,不可把手机当作玩具,建议约法三章文明使用手机,做到不进不良网站,不玩大型游戏,尽量不要把手机带进校园,在家一定要按时完成作业,使用手机一定要限时,不可把大量的时间用在手机上。同时,我们要和家长配合注意检查。如果发现孩子在上课时间或其他学习活动中,拨打对方手机时发现是开机,或者发现手机用于任何不恰当的地方,手机话费出现不正常的增长,做到立即取消手机的使用权。二、 了解手机的学习功能、借助手机学语文一台智能手机就是一台掌上电脑,它既是一部可以查阅各种文字、语言的大辞典,又是一部集试听看于一体的播放机,还是拥有小猿搜题、一起作业学生端、美篇等诸多有利于学习的程序,作为教师要适时、适量地引导学生了解手机的正能量功能,并学会使用。在语文方面,我们可以就一篇课文的主题、背景或一特定视角在网上查阅,从而加深对课文的学习。同时,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确定信息、获取信息、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和素养。例如:在学习《早》这篇课文前,我让学生在家利用手机预习课文,可以从了解作者及寿镜吾老先生事迹;通读课文,了解三味、二十四番花信风等词句意思。学习课文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明确:鲁迅和蜡梅有何联系;为什么要学梅花,做东方第一枝?同学们可以观看《鲁迅》的电影视频,让学生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资料摘抄下来,或者用笔勾画出来,最后我给学生一个美篇模板,让学生把学习这篇课文时搜集的照片、图片及学习经历、感受等做成美篇,在班级微信圈里展示,我们看到,孩子们的美篇做的异彩纷呈:既有对三味、东风第一支等重点词句的解释,又有一些精美的梅花、三味书屋的照片,既有搜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又有对鲁迅的敬仰之情。可以说是美轮美奂,异彩纷呈。我经常在课外布置用手机完成作业,这样孩子们就没时间去玩游戏,有时不会做,我会让家长帮着孩子去做。这样坚持下去,孩子们慢慢了解手机的正能量,把手机玩游戏的时间慢慢挤掉,做正事、充电也成了家长、孩子们乐做的事,家庭氛围向着学习的、和谐的方向发展。三、 强化手机实用功能,利用手机勤练习如今,手机是现代生活网络化的载体,功能越来越强大,如果将孩子隔绝于手机之外是绝不可能的。孩子们可以通过手机培养他们长大后的生存能力。我们可以使用手机进行网上购物、订票、缴费;可以使用微信、QQ进行视频聊天;可以利用高德地图很轻松地到达我们需要去的地方;可以听音乐、看新闻、玩抖音,集休闲、娱乐、生活于一体。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用手机学语文,锻炼语文能力。(一) 跟着手机学读说、学说练普通话我们这儿我们农村五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家长不会普通话,和孩子交流都是用我们边里话(大屯地方话),学起普通话很困难,我就引导学生在手机上下载爬梯朗读软件,利用软件朗读课文及一些名篇朗读,同时我经常利用班级微信群给学生推荐一些经典的口语交际视频,让他们模仿、练习。这些作业只靠布置还不行,关键在检查整改,我只要布置作业,一定会检查,我除了在课堂上检查学生的口语作业外,还让学生把自己朗读时的音频、视频发到班级微信群,我用心检查、评议,并将评议内容发给学生,让学生整改。学生们一看老师检查的那么认真,纷纷对这项作业认真完成起来,他们不仅自己及时上传,还做到多欣赏、观看别的同学的音视频,相互借鉴、共同进步,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学生们的普通话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家长们说孩子们的话都比城里人标准了。(二) 下载软件勤阅读、提高阅读水平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学生阅读水平,不少手机软件开发者开发了许多适合学生阅读的优质软件,如悦读家园、小学生阅读世界HD、广州智慧阅读平台等,这些软件可以说是一个个大型图书馆,能适时推荐学生喜欢的课外读物,而且能随时记录学生的阅读情况和阅读记录,并针对儿童身心健康,通过字体、颜色、亮度、阅读时间等多种举措保护孩子视力、身体等健康需要。作为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下载好的阅读软件,定期定时推荐优质书籍,注重教给学生手机读书方法,学会下载、摘录好的句子、段落,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点评,把点评的内容发班级微信阅读群,使课内阅读和课外手机阅读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同时我及时检查孩子阅读情况,定期点评,鼓励学生积极开展有效的阅读活动。此外,为了使阅读兴趣得到强化,我们注意给学生以展示阅读成果的机会,我们举办个人微信经典书评、评选我喜欢的书美篇、评选“手机读书能手”等活动,从而达到学生不再喜欢手机游戏,喜欢手机阅读,开阔视野,提高阅读水平的目的。总之,手机是现代科技成果,单单禁止学生使用手机是不科学的,我们要引导学生了解手机的利与弊,科学规范使用手机,了解手机的学习功能,强化手机实用功能,运用手机学语文,勤练习,让手机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助手,做出应有的贡献。

文章来源:《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网址: http://www.syzxyjhlc.cn/qikandaodu/2021/0708/996.html



上一篇:中西医协作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一七八例总结
下一篇: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投稿 |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编辑部|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版面费 |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论文发表 |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